今天小編給各位分享的是運費保險,大件商品退貨難,運費險為啥“不保險”?的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本站其他相關內容,共同學習吧!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運費保險,大件商品退貨難,運費險為啥“不保險”? ♂
大件商品退貨難,運費險為啥“不保險”?
“雙11”剛過,“雙12”在即。這幾天,有消費者反映遭遇“退貨難”——不是商家不愿意退,而是一些大件商品退貨運費很貴,甚至比商品本身價格還要高。此外,不少消費者發現,他們購買的“運費險”其實并不能覆蓋全部運費。網購大件貨品,退貨的運費到底該誰來承擔?
網購大件商品退貨遭遇高價運費
最近,北京大幅降溫,家住朝陽區的鮑先生給女朋友家買了臺電暖氣,花了2000多元,下單時商家免運費,還提供運費險服務。
下單后聽說女朋友的父親已經交過了取暖費,電暖氣應該用不上了。這時電暖器已經發貨了,我想著反正有運費險,等東西到了再說。
電暖器到貨后,鮑先生跟商家溝通協商退貨。商家表示,在商品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可以無理由退貨,但由于產品本身無質量問題,退貨的運費需要由買家承擔。鮑先生爽快地答應了,但他沒想到運費險并不能完全涵蓋運費,給報銷的錢不到十分之一。
這個運費險只保首重,首重一公斤12元錢。這臺電暖氣花了143元寄回去,運費險跟沒買一樣。
遼寧的隋女士也遇到過大件商品的退貨問題,但不同點在于她這次是商家發貨時弄錯了商品的顏色,過錯方不是買家。經過協商,商家表示愿意承擔運費,希望她找一個相對便宜的快遞寄過去。之后,隋女士成功退換貨,但是來回的運費可能都比商品本身還貴。“商家承擔了三次運費,其實也挺不容易的?!?/p>
運費險只保首重一公斤運費
運費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在平臺網購退貨的運費承擔問題究竟該如何判定?記者撥打了淘寶的客服電話,客服告訴記者,退換貨的運費秉承的是“誰過錯誰承擔”原則,運費險也只能保首重一公斤的運費。
如果是因為商品或者商家原因導致退換產生運費,需要商家承擔;如果是因為買家原因,比如7天無理由退貨、拍多、拍錯、不想要、其它等退款原因,一般由買家自理運費。
△平臺解釋“運費險賠付金額標準”截圖
律師:原則公平合理,避免沖動消費
記者調查發現,類似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微店等電商平臺都提供了“運費險”功能,而且退換貨都是按照“誰過錯誰承擔”的原則進行處理。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岳屾山認為,這一原則是公平且合理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運費應由消費者來承擔。如果雙方經過協商,或者雙方事先約定由商家承擔,也是可以的。從公平、合理、法律的角度來看,就應該是誰有過錯誰來承擔運費。
△多個平臺表示退換貨運費秉承“誰過錯誰承擔”原則
針對大件商品退貨運費高、運費險難以覆蓋的問題,岳屾山說,一般平臺和商家都有合作的快遞公司,快遞費相對便宜,消費者可以在退貨時和平臺商家溝通,協商由平臺商家幫忙下單。
如果消費者自己去退換貨可能運費會比較高,但如果通過商家或是平臺去約快遞,可能費用就會低一點??梢宰屔碳?、平臺幫忙約快遞或下單快遞,但費用是要由消費者來承擔,這點可以考慮。
岳屾山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要仔細查看商品介紹,避免沖動消費。
購買商品前一定要慎重,要仔細閱讀商品介紹。不管商品是大件還是小件、貴重還是便宜,消費者都有注意、審慎的義務。
郵政法實施細則,網購中的法律問題解讀 ♂
網購中的法律問題解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疫情的肆虐,當代網購行業飛速發展,并且承擔了相當大的一份社會職能,但是對于網購法律關系這一方面的法律規定以及研究仍然是一個相當大的空缺,隨時都有新情況的出現,需要我們法律工作者來進行解決。
我相信各位在使用網購的時候,或多或少可能會碰到以下的問題:付款后賣家不發貨、快遞損毀丟失、買時容易退換難、自己的快遞被他人取走。因為網購涉及的民事主體較多,法律關系復雜,普通人很難分辨自己受到的損失的責任在哪一方,因此這篇短文主要聚焦以上四個問題,為大家簡單的介紹法律規定以及相應的維權方法。
1、網購付款后賣家不發貨
很多人以往以為,快遞合同的成立是自己收到貨以后,畢竟長久的樸素觀念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是結果可能與大家想象的有所出入。所謂的訂立合同就是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一致意見的過程。那么在網購時,大家會在注冊網站上瀏覽商品信息,會向定位網站發出訂單,然后購物網站會向消費者提供電子票據以及物流信息。既然網購合同是書面合同,那么網購合同的成立應當遵守《民法典合同編》?!逗贤贤帯芬幎?,當事人訂立合同采用要約承諾方式。你看到的商品菜單以及報價、套餐選擇就是要約,而你發起的“提交訂單”就是承諾?!逗贤ā吠瑫r規定:合同成立的條件是承諾生效,而承諾生效要求受要約人以通知的形式發出,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即合同成立。那么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只要你成功付款,那么你們的網購合同就已經成立了,無論對方是因為什么情況,出于什么原因,都應當遵守民法典規定的誠信原則,及時履行要約。作為消費者,我們解決這一問題的路徑可以是:向購物網站提起舉報、發起退款同時要求賠償或者直接提起民事訴訟,在這一方面現實中有不少案例,而且都以勝訴為結果。
2、快遞損毀丟失
相信大家都聽過“你的快遞正在燃燒”這一個網絡段子,可能大家覺得這種事情非常好笑,但是如果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且它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物品,不僅價值特別大,還具有特定的意義,你會怎么辦?
首先從快遞件損毀的責任來看,對其定性應當是快遞件損毀賠償的核心問題,先確定責任方,然后才能提出賠償方法以及確定賠償金額。在快遞件損毀賠償責任定性由下述幾種主流意見:
一、違約損害賠償責任。上文提到快遞服務合同雖然是一種無名合同,但它在訂立后,仍然要遵循《民法典合同編》的一般規則,其性質與貨物運輸合同存在相似之處,在損害賠償責任別類推貨物運輸合同的相關規定。二、侵權損害賠償責任。寄件人和收件人是快遞件的所有權人,快遞件因為快遞公司實行的運輸行為而發生損毀,這樣快遞公司不單單對物品所有人享有的財產權帶來侵害,也有可能損害其精神權利等人身權利,比如對于個人具有特殊意義的物品:親人一向畢業證書,人事檔案等。這樣我們就不僅可以要求其賠償快遞件同等價值的金錢,還可以要求他們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三、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也就是這兩種責任同時存在,我們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最大維護自身利益的救濟方式來要求對方承擔責任。
但是也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法定免責事由。相信大家都遇到過,賣家常常以發貨地有疫情為理由,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對他采取舉報的手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他的這一行為涉及法定免責事由中的不可抗力,即在訂立合同時沒有辦法預見避免不了而且克服不了的情況。遇到這一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應當向法院或者律師請求法律援助,因為不可抗力不能因一方的說辭就自行確定;還有一種是快遞件本身合理損耗,這一原因導致快遞件受損是賣家應當提前告知的,除買家作為一個顧客應當知道外,賣家如果沒有履行告知責任,對于損毀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
三、買時容易退換難
想必大家對于七天無理由退換這一標準網絡店家宣傳話語非常熟悉,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其實這一非常重要的網購規則其實是直接來源于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了:“消費者七天無理由無理由退換貨權制度”。其主體為消費者和經營者;客體其實就是無理由退換貨權的商品范圍,具體指的是“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1)消費者定作的;(2)鮮活易腐的;(3)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4)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權利內容為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行使期限是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天之內行使。工商總局在之后還出臺了《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指引》,將商品分為:默認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商品、可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商品和必須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商品。然而比較戲劇性的是,對于最后一類的商品只是進行了一個粗略的規定,沒有具體舉出例子、列出清單,這就讓商家利用格式條款或者宣傳廣告上做手腳來達到規避責任、哄騙消費者這一目的。作為消費者,我們可以關注對于第三類產品的司法解釋以及案例,或者直接致電工商局詢問清楚。同時我們作為消費者也不能利用七天無理由換貨鉆漏洞進行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如果你退換的商品被他人買到,那么其實就是你間接損害了他人的利益,終歸還是消費者承受了這一損失。
還有一樣熟悉的東西:運費險。對于運費險的出現,其實這一點完全是馬云的淘寶基于與保險公司的合作而率先推出的經營戰略,目的就是為了緩解上文所提到的七天無理由退貨產生的用戶與商家的矛盾。運費險憑借著不被人在意的微薄保費,操作簡單,理賠有效、準時,被大家逐漸熟知和認可。那么它的性質就是電子商務領域的商業保險,只不過投保人是淘寶等購物平臺,被投保人和受益人是用戶。作為一個商業保險肯定有缺陷,比如不同價值的商品幾乎是一樣的運費保額,這就讓有的人利用這一保險“薅”商家羊毛,也讓有的人因為其價值巨大,運費遠遠超過運費險的賠付能力而產生損失。因為這一商業保險的合法和合理性,我們作為消費者能做的只是不去利用它漏洞賺錢避免犯罪,以及對于運費超過保額的部分適當理解,擺正心態,理解這一現實存在的法律依據。
四、自己的快遞被他人取走
快遞被別人拿走了,可以要求快遞公司賠償。
我國已經形成以郵政法、《快遞暫行條例》為主干,郵政部門規章、郵政地方立法為補充的郵政制度體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五十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利用信件、包囊、印刷品以及其他寄遞物品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檢查他人快件。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他人快件。
冒領、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前款規定行為,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總之,網購涉及的法律關系主要來自于中國郵政法制度體系、《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閱。
運費保險,大件商品退貨難,運費險為啥“不保險”?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運費保險,大件商品退貨難,運費險為啥“不保險”?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